潍坊职业学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他山之石>>专家论道>>正文

提高职教吸引力 有些功课必须做

发布时间:2017年10月09日 09:49  点击次数:[]

酒香“更”怕巷子深。自我营销是职业教育又好又快发展道路上的必修课、公共课,在职教人努力追赶奋勇前行的同时,更需要政府高度重视、企业全力配合,让职业教育“这壶好酒”获得社会的真正认同。在做好自我营销的功课之前,我们需要了解在推行相关活动过程中存在的一些现象,并认真进行思考和分析。 

圈里热闹圈外冷。随着“职业教育活动周”“中国大能手”等活动的开展,犹如一阵清风,引起更多职教人对职业教育未来发展的关注。但与此同时,也存在着“圈里热闹、圈外冷清”的现象,甚至不久前笔者与一位地方教育部门领导交流时,他竟然对“职业教育活动周”一无所知,不禁令人愕然。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不仅仅是职教战线内部的大事、好事,更是与职业教育相关的行业企业,特别是各级党委政府的大事、好事。如今,地方招商引资,税收、土地等方面的优惠政策越来越少,而能否提供企业所需的高素质劳动者是企业最关注的因素。各级党委政府以及教育主管部门、行业企业需要共同努力,增强职业教育吸引力,让职业教育更加“走俏”。

名匠效应不出名。近年来,国家大力倡导“工匠精神”,以资历深、技能精的一批高级技师为载体,宣传精益求精、兢兢业业的精神,追求职业技能的完美和极致,职教战线也对这些名匠进行了广泛宣传。但笔者身边的一部分教师表示,“工匠精神”是各行各业都该倡导的精神,硬把这些名匠与职业教育联系起来太过生硬和牵强。笔者认为,挑选名匠要典型化、常态化,既要挑选资历深、贡献多、职称高的老技师,也要挑选那些学生身边的典型。如从北大退学转入北京工业技师学院、在第六届全国数控大赛中“一战成名”的周浩,就是名副其实的“名徒”,这似乎更能唤起年轻人的共鸣。在宣传名匠时,还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多方位、多层次宣传,切实做好“互联网+职业教育”新文章。

墙内开花墙外香。有目共睹,现代职业教育体系日趋完善,在培养模式、校企合作、教学科研等方面取得了很多成绩。不过,仍然存在这样的现象:很多国家示范校、骨干校名声在外,吸引了大批外地学子,但很多当地学生和家长却对“家门口”的学校所知甚少,遭遇“近处无风景”的尴尬局面。出现这样的局面,应该是职业教育在校政、校企合作方面的工作还没有做到位。职业院校应根据当地经济社会发展规划中的重点工程和重点产业,加强与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和行业企业的合作,以带动当地经济社会发展为共同目标,提高职业院校优势资源对地方经济社会发展的贡献度,提高当地民众对职业院校的社会认同度。

出身相同命不同。提到“劳动”,人们会下意识地将其分为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在当今社会,职业院校学生的就业岗位,似乎与体力劳动画上了等号,受学历限制,甚至连考取公务员、事业编或留校的资格都没有。在很多人的观念里,本科是高等教育,高职只是次等教育;本科是象牙塔,高职却是无奈选择;本科生是人才,高职毕业生是锅“夹生饭”。为提高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同度,要尝试学历制度改革,逐步在一批高水平的职业院校设立本科专业,淡化职业院校低学历层次印象,让优秀的职业院校学生不再受学历的牵绊,进入职业院校学习不再是因为无奈,而是“因为喜欢,所以选择”。

(作者:鲁彬之 苟雪 李朝晖,单位:山东省滨州职业学院现代职业教育研究工作室) 


 

 

关闭

推荐新闻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