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职业学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信息公开>>其他>>正文

潍坊职业学院2018年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18年04月03日 13:44  点击次数:[]

 

2018年,学院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全国及省市“两会”精神、学院第一次党代会精神和党的教育方针,围绕“抓党建、促创建”工作主线,坚持立德树人,全面从严治党,牢记使命,团结实干,砥砺奋进,着力推进优质高职院校和文明校园建设,推动学院各项事业持续健康发展,为全面推进“四个城市”建设、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作出应有贡献。

一、以党建工作为统领,推进学院发展再上新水平

(一)加强政治建设,永葆政治本色。旗帜鲜明讲政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坚决维护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权威,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坚定执行党的政治路线,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尊崇党章,严肃党内政治生活,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若干准则。强化党委的领导核心作用,认真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支持院长依法充分行使职权。

(二)加强思想建设,强化理论武装。认真学习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进落实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五进”工作,推动“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强化理论武装,坚定“四个自信”。坚持完善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教职工理论学习制度,丰富学习内容,创新学习方式,做好理论研究工作,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组织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三)加强组织建设,创新基层工作方法。全面贯彻落实《普通高等学校学生党建工作标准》《关于加强新形势下高校教师党支部建设的意见》精神,加强学生党建工作和教师党支部建设。严格落实基层党建工作责任制,强化党支部抓党建的主体责任,推进基层党建规范化,推进党组织活动项目化。完善党建目标考核体系和考核机制,建立党支部书记抓党建工作责任清单。实施“书记创新工程”,创新党建载体,形成“一支部一特色”的党建工作新格局,增强基层党组织活力。推进实施基层党建品牌化工程。推行“党内组织生活+”模式,开展党内组织生活展演,建立对外开放平台,提高党内政治生活质量。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注重发展青年教师和优秀学生党员,从严党员教育管理,发挥好党员先锋模范作用。

(四)加强干部队伍建设和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党管干部原则,着力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坚持正确用人导向,组织实施中层干部选拔与调配推动干部管理监督常态化,完善干部任期(聘期)考核和年度考核办法,激励各级干部担当作为、干事创业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创新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和有国际教育背景人才的工作机制,健全完善人才规划、引进、培养和管理制度,探索优秀离退休人才聘任机制,扩大校外优秀人才引进,加强校内优秀人才培育,着力打造人才梯队和高端人才团队。

(五)加强作风建设和党风廉政建设。深化开展“作风建设年”活动,开展纠正“四风”专项整治,坚决防止隐身、变形“四风”问题;大兴调查研究之风,着重解决上级关心、师生关切、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以优良党风带动培育良好教风和校风。认真落实“两个责任”,严格履行“一岗双责”,建立各职能部门、各二级学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清单,严格考核和责任追究。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完善重点领域工作规范,建立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加强廉政教育和文化建设,开展以“讲政治、守规矩”为主题的廉政教育活动,开展以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的警示教育。深化“三转”,聚焦监督执纪问责,畅通信访举报渠道,运用好监督执纪“四种形态”,严查违纪案件。开展干部执行力监督检查,突出解决“不作为”、“慢作为”和“乱作为”问题。开展重点工作落实专项检查,加大推进优质高职院校和文明校园建设重点工作落实。开展满负荷工作法执行专项检查,推进有效实施。加强制度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加大党务、政务和信息公开力度,自觉接受广大师生员工和社会各界监督。

二、全面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

(一)加大思想政治工作创新。深入贯彻落实全国全省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加大学院思想政治工作创新。突出教师和学生两大主体,不断完善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思政育人格局。开辟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着眼青年教师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思想政治教育,利用思想政治教育新载体,强化教师社会实践参与,推动教师充分了解党情、国情、社情、民情,增强思想政治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升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质量,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主渠道作用,发挥通识教育、专业教育思政功效,争创全省示范思政教学部。加强新媒体和校园网舆论阵地建设,构建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模式。

(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强化意识形态工作。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书育人全过程,引导师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职业观。创新理想信念教育、形势政策教育等的形式和内容,坚持组织学生观看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和国防教育,大力弘扬爱国主义精神。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和话语权,落实意识形态领域工作责任制,建立定期报告和检查制度。加强校园宣传思想文化阵地管理,严格报告会、研讨会、论坛、讲座管理。

(三)加强宣传工作。注重把握“双创”工作典型和建设经验,凝炼特色亮点,培育具有影响力的标志性成果和品牌项目,积极利用主流媒体进行宣传报道,形成优质高职院校和文明校园创建的浓厚舆论氛围,不断提高学院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加大对潍职精神、办学理念、办学特色的凝练、固化与宣传,形成特色鲜明的文化内涵。创新学院主题宣传、典型宣传,深入挖掘、广泛宣传师生先进事迹,讲好潍职故事,传播潍职好声音。加大宣传平台、自媒体、公众号建设,开通学院微博,完善微信平台,争取进入全国校园微博影响力排行榜100名。改进网络思政宣传方式,加强网络舆情管控。

三、瞄准“双高”建设计划,全力推进优质高职院校建设

(一)全力推进优质高职院校建设。2018年是学院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的关键一年,全院上下要在前期建设成果的基础上,按照创建方案要求,落实年度任务,细化任务分工,明确责任主体,把握质量要求,加强过程管理,做好凝练总结,进一步坚持问题导向和成果导向,补短板,强弱项,出成果,上层级,突出标志性成果和可量化指标,以更高的标准、更严的要求、更高的质量,把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各项任务落到实处。重点跟踪国家级标志性成果和重点项目进展情况,全力做好重点项目立项攻关。认真学习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政策理论,转变职教观念;学习借鉴标杆院校有益经验,比学赶超。定期邀请专家进校作报告,提升建设理念和水平。建立督导和激励机制,坚持月调度会制度、定期通报制度,及时解决遇到的问题,开展中期检查论证,确保高质量通过优质校建设中期验收评估。

(二)做好“双高”建设工作。加大高等职业教育创新发展行动计划落实,以优质高职院校建设为基础,紧抓“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重大机遇,组织成立“双高”建设团队,学深研透上级政策和精神,做好立项申报工作,把学院优质高职院校建设推向新的高度,努力建成当地离不开、业内评价高、国际有影响的高水平高职院校和一批高水平专业。

四、深化办学体制机制改革,不断增强发展活力

(一)推进办学体制机制改革。深化产教融合办学模式改革,加大与行业企业双主体办学、校校联合办学,推进产教协同育人,不断增强办学活力。加大制度建设,完善制度体系,推进制度落实,逐步构建高效运转、富有活力的运行机制完善现代大学治理体系和结构,充分发挥理事会的作用,加强与理事单位的联络与合作,召开好理事会年会;充分发挥学术委员会和教学工作委员会职能,进一步推动学术研究和教育教学改革;完善校院两级管理体制,充分调动二级学院办学主动性和积极性。

(二)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制定实施岗位聘任改革办法,建立总量核定、分类管理的岗位编制管理机制出台职称评聘实施意见,开展新一轮职称聘任;完善绩效分配目标管理考核实施办法,形成以业绩贡献和能力水平为导向的绩效考核机制,推进内部质量保证体系建设。做好山东省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试点院校工作,完善并实施教师考核评价改革试点指标体系,深化教师考核评价改革。

(三)开展“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突破年活动。深入贯彻落实《关于深化产教融合的若干意见》《职业学校校企合作促进办法》精神,立足服务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和产业升级,进一步深化产教融合,推进校企深度合作。完善落实“三级联系、三级联动”体制机制,加强推进校企、校校深层次合作,提升校企合作氛围和工作成效。紧跟区域产业、行业发展,优化校企合作,分类把脉和遴选重点合作企业,每个二级学院与2-3个大型企业建立深层次、多元化的合作关系。充分发挥校企双主体育人功能,重点做好混合所有制试点、现代学徒制试点工作,积极推进校企共建二级学院、专业、实训基地和产业技术实验室等,实现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责任共担。推动二级学院参与组建产教融合集团(联盟),建立山东省现代农林专业教学联盟。BOT模式校企共建1个教学实训基地,力争建成或承担1-2个大型企业员工培训基地或培训任务。编制优秀校企合作案例。完善职教集团管理办法,规范职教集团运作,深化机电设备、化工、现代物流业职教集团办学模式改革。建成省级骨干职业教育集团,争取入围教育部职教集团优秀案例评选。

五、优化育人环境,推进文明校园建设

(一)坚持立德树人,提高德育工作成效。完善“思政育人、专业育人、文化育人、实践育人、网络育人”五位一体的德育体系。实施好学院领导联系二级学院、中层干部联系班级制度;实行大学生导师制挖掘专业教师的育人潜能加强师德师风建设,完善师德建设长效机制和考核机制,注重廉洁从教和课堂纪律教育,引导教师遵守道德规范,坚守“七条”红线。弘扬高尚师德,引导广大教师以德立身、以德立学、以德施教、以德育德,坚持教书与育人相统一、言传与身教相统一、潜心问道与关注社会相统一、学术自由与学术规范相统一,争做“四有”好教师。继续开展人文系列讲座,弘扬时代新风和道德风尚,深入挖掘传统文化蕴含的思想观念、人文精神、道德规范,引导师生不断提升道德水准。

(二)建设特色校园文化,打造文化育人品牌。强化《学院文明校园创建工作任务分解表》任务落实,夯实省级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基础。坚持根植区域,推进现代职教文化、地方区域文化、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融入校园文化建设。凸显“德育为先、学识筑基、能力修身、技能立业”的育人理念,打造以校训为核心的“德文化”品牌。加大以人为本的文化载体建设,大力开展社团文化艺术节、宿舍文化艺术节等校园文化活动,深化社会实践、志愿公益、社团活动、职场体验等,打造一流的校园活动品牌,争取校园活动获省级以上奖励2项以上。开展“能工巧匠进校园”活动,培育“工匠”精神。

(三)加大校园环境建设,发挥环境育人功效。推进绿色生态校园建设,加大校园绿化美化。契合职教特点和学院特色,实施以“亭台廊榭、雕塑造型”为载体的校园文化景观建设。加大校本文化建设,固化校徽表现形式和校名手写通用字体;加大楼宇文化建设,规范校园建筑、道路命名等文化标识;规范使用各类指示牌、名片、办公用品等涉及学院标识的材料。推进校史馆和图书馆文化项目建设。健全卫生管理制度,开展经常性校园卫生监督检查,建设整洁校园。开展勤俭节约教育,倡导低碳生活,建设节约型校园。开展文明就餐、节约用餐教育。

(四)加强群团组织建设,发挥纽带作用。加强统一战线工作,完善民主协商制度。坚持和完善党代会、教代会、工代会制度,完善党员教工、民主党派、群众团体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形式,调动参与民主管理的积极性,为学院发展献计出力。发挥好工会作用,关心师生工作、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开展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丰富教职工业余文化生活;加强教师社团建设,丰富活动内容,提升活动成效。加强青联建设,发挥联系青年的桥梁和纽带作用。关爱女教职工。关心困难教职工。提高老干部工作水平,执行好政策,用心搞好服务,充分发挥“五老”志愿者作用。

(五)推进平安校园建设,维护校园安全稳定。加强安全形势分析研判,完善维稳工作机制,建立完善校园安全综合防控体系。健全突发事件应急处置预案,落实敏感时期和重要节点值班、带班制度,确保安全稳定。开展安全知识宣传教育和安全演练,加强大型活动管理和应急预案管理,组建学生安保队伍,加强校园安全保卫巡逻,强化校园交通秩序管理,有效预防、及时控制和妥善处理校园安全隐患。加强学生日常行为管理和校园及周边综合治理,完善综合治理工作机制。加强安全工作“三防”建设,建立微信公众平台,提高安全信息化建设水平。建立学生安全抓教育、消防安全抓日常、交通安全抓预防、校园安全抓秩序、食品安全抓责任、实验室安全抓规范的安全工作机制,确保校园安全稳定,争创省级平安校园。

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

(一)服务新旧动能转换,打造一流专业(群)。按照“做大文创类专业、做强制造类专业、做优服务类专业、做精农林类专业”发展思路,围绕服务新旧动能转换和产业升级,完善专业动态调整机制,不断优化专业结构,形成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结构合理的专业体系。加大优势专业内涵建设,推进传统专业转型升级,加强新上专业基本建设。优化资源配置,加快推进自动化类、化工技术类、电子信息类、物流类、农林类5个专业群、30个骨干专业的发展和建设,建成1个省级品牌专业群、2个以上国家级专业建设项目。发挥好山东省农林专职委的作用,推动农林专业建设与现代农业深度融合,进一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

(二)推进教学改革和教学内涵建设。加快推进学分制改革,修订完善人才培养方案,健全学分制教学管理制度,2018级学生全面实施学分制。加大信息化教学模式改革和课程改革,开展100门左右课程线上线下混合教学模式改革立项。做好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做好国家教学资源库申报。力争建设2以上国家在线开放课程、8以上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开发公共选修课资源,加强人文素养类课程建设和职业核心能力MOOCs在线课程应用,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进课程,每周开展人文素养讲堂1次,开展“悦读好书”行动。组织召开教学工作会议。

(三)开展“师资队伍建设提升年”活动。深入贯彻落实《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精神,基于双能培养,全面提升教师“双师”素质,加大一流团队建设。发挥好教师发展中心作用完善教师成长发展机制,制定教师专业发展标准,有针对性的做好教师培训。进一步完善和推广“‘四轮驱动、多元交互’双能教师培育体系”,实施高水平“双能”教师培养,推进教师与企业工程技术人员结对子,及时跟踪新产业新技术新工艺,与大中型企业共建“双能”教师培育基地,全面推进“双能”教师队伍建设。推进师资培养“五个计划”,加强教师海外培训、国培省培、企业实践等。推进青年教师、骨干教师和专业带头人分层培养,建立青年教师导师制,实施周期考核。设立特聘专家岗位,聘请行业专家担任专业群领军人,聘请行业企业专业人才承担教学、实训任务,每个专业聘请2名以上企业人员进校授课,全院至少聘请100名企业人员进校进课堂。加大一流团队建设,以名师工作室、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为抓手,以科技创新平台为载体,建设一流的专业(课程)教学团队、科技研发创新团队、技术服务团队。培养省级以上教学名师1名、省级青年技能名师2名;建设省级职业教育名师工作室2个以上、省级以上教学团队2个以上。完善常态化教学竞赛机制,争取教师省级竞赛获奖15项以上、全国大赛获奖2项以上。

(四)加大实验实训基地建设。充分利用德促项目和产教融合项目,加大各专业群校内实验实训基地(中心)新建扩建和改造升级,适应专业发展建设和实践教学需求。规划建设国内一流的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实训基地。整合实训教学资源优势,优化实践教学体系,提升实训基地整体功能,建设省级生产性实训基地1处以上、省级技能竞赛集训基地2处以上、山东省师资培训基地2处。开展“6S”规范管理实训中心评选,树立实训基地规范管理标杆。

(五)推进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加快推进山东省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试点工作,健全教学诊断与改进工作组织机构,完成标准体系、内控体系建设;以专业诊断与改进为切入点,同步推进教师、课程、学生层面的诊断与改进;建成诊断与改进信息平台,实现数据实时采集与分析。建设校本数据平台,加强对人才培养工作状态数据的应用研究,促进信息采集应用与诊改工作深度结合。做好职业教育研究能力提升工作,制定《职业教育研究能力提升实施方案》,引导教职工提高质量意识,培育和产出高层次标志性成果。做好教学成果奖培育和申报工作,力争省级教学成果获奖6项以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实现零的突破。做好高等职业教育年报发布和人才培养状态数据采集平台建设。

(六)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吸引社会优质资源,建立校校、校企、校地、校所及国际合作的“五协同”创新创业育人机制。牵头成立潍坊市高校创业联盟,与新兴产业领域企业、产业基地、产业园区、市级创业示范平台等开展创业合作,输出创新创业教育资源。进一步完善学院“3331”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推进课程信息化建设,建立在线开放课程学习认证和学分认定制度。实施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开展各类创新创业活动,建设课外创新创业课程。加强创业导师队伍建设,实施分类培养,建立专兼结合的高素质创业导师队伍。建设创新创业指导服务平台,完善潍坊大学生互联网+创业中心创业孵化功能,建成创客空间5个以上。完善二级学院创业孵化平台建设,每个二级学院建成一个体现专业特点的创业孵化平台。

(七)抓好重点竞赛项目的实施。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全面落实“校—市—省—国家”四级竞赛机制,突出抓好创新人才培养和技能竞赛的组织和实施,重点抓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大学生科技创新大赛等国内具有广泛影响力的竞赛项目。力争全国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8项以上、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获奖20项以上;争取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省赛再创佳绩,并实现国家奖项零的突破,确保进入“2018年全国普通高校学科竞赛评估结果”排行榜前50名。

(八)做好招生与就业工作。加强形势研判,改革招生举措,调整招生方案,用活单招政策,优化宣传办法。实施“阳光招生”工程,完善监督措施,加大信息公开力度。探索招生即招工方式,加大校企合作招生。积极开展与本科、中职院校的联合办学,优化上挂下联模式,完善合作机制,加大校校联合招生,稳定本科生数量,扩大三二连读生规模。调整在校生结构,增加普通高职生规模。2018年计划招收高职学籍学生5800人,其中“3+2”本科200人,三年制高职4300人,转段生1300人。稳步提高就业质量,完善就业服务体系,加强就业工作队伍、制度和信息化建设。提高毕业生签约就业率,网上签约率不低于15%

七、坚持以学生为中心,创新学生工作

(一)加强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建立健全辅导员(班主任)激励和保障机制,创新辅导员(班主任)选聘、考核办法,充分发挥辅导员(班主任)思想教育和价值引领作用。做好辅导员(班主任)培训工作,推荐参加高水平专项能力培训;组织辅导员(班主任)参加省级以上业务能力比赛,力争获奖2项以上。加大辅导员(班主任)理论研究,提升学生工作理论水平和业务专业化水平,发表高水平论文和研究成果5篇以上。完善学生干部选拔机制,加强能力培养和业务培训,充分发挥学生干部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能力。

(二)完善学生管理体系。完善学生管理制度,做好共青团和学生会改革方案实施与落实,创新工作举措,促进学生自我管理,注重学生养成教育,着重提升学生文明素质加强大学生事务服务中心建设,提升学生服务能力。建立健全学生代表大会制度,支持学生参与学院管理和监督。组织召开第二次学生代表大会和团员代表大会。建成学生管理信息化系统,实现网络化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推进学团工作网络新媒体建设,完善潍职院团委微信平台和学院QQ公众平台,完善网上共青团和青年之声互动社交平台。

(三)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发挥资助育人功能,建立政府资助、学院奖助、社会捐助、学生资助“四位一体”发展型自助体系,构建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培养受助学生良好品质。提高各类奖助学金的评审发放工作质量和效率,确保奖助工作落实到位。加强大学生入伍宣传,做好学生入伍和入伍学生学费补偿、贷款代偿相关工作。完善四级心理健康管理体系,加强心理健康知识教育,开展宣传活动,强化咨询服务,关注重点人群,加强预防干预,促进心理育人。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和心理咨询室建设。

八、加大科技研发和推广,增强社会服务能力

服务全省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以研促转,组建专项课题组,从人才培养模式、专业产业对接、师资队伍融合及科技研发对接等方面开展研究,力争取得针对性较强的研究性成果2项以上。拓宽纵向课题立项渠道,争取更多高层次重点项目,加大校企联合科研协同攻关、科技推广服务、专利申请和成果转化,拓展横向课题承接面,争取立项省级以上重点项目4项以上、市厅级项目50项以上、横向课题10项以上,实现科研经费到款额330万元以上。明确目标,落实任务,加大考核,重点扶持,进一步加强科研平台与队伍建设和管理。对接区域重点发展产业,校企共建科研创新能力强、特色鲜明、产学研合作紧密的科研协同创新平台5个左右。充分发挥名师、教授、博士的引领作用,加大优秀成果培育提炼,推动高水平成果的产出,提升获奖层次和水平,力争市厅级以上科研成果获奖20项以上。完善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增加科技服务收入。依托学院资源和培训平台,拓宽社会培训层次和类型,打造继续教育品牌基地。组建社区教育学院面向社区开展技术技能教育、创业就业教育、老年教育和终身教育,服务“四个城市”建设促进城市品质提升;组建农民教育学院,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和“精准扶贫战略”,面向“三农”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争创“全国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基地”。推进成人学历教育、会计人员继续教育工作。完善驾校运营模式,提升驾培服务质量,打造潍职驾训品牌。实施教师社会服务能力提升计划,组建科技创新服务团队,广泛开展社会培训、技能鉴定、技术研发和技术咨询等服务,力争年内开展社会服务12000人次以上,打造社会服务品牌。做好面向西藏聂拉木县等西部贫困地区技术输出和精准扶贫工作。

九、坚持开放办学,扩大国际交流与合作

积极引进国(境)外优质教育资源,共同开发符合国际标准的专业国际课程体系和课程标准2个以上;引进或聘请国(境)外专家人才8人以上。推进国际化教师队伍建设,选派骨干教师赴海外学习研修。在刚果(金)建立国际职业技能培训中心,在巴基斯坦建立汉语及教育技术培训中心、在加纳共和国共建中加农业产业园及技术培训中心,提高技术技能和文化输出能力,扩大学院职业教育国际影响力。打造留学生教育品牌,深化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合作,扩大留学生招生规模,争取年内在校生达到150人,健全留学生教育教学管理机制,完善汉语言教育、专业学历教育和文化体验交流培养,提高留学生培养质量。服务国家战略,拓宽就业渠道,建立境外实习实践基地2个以上,推进海外实习就业工作,培养具有国际化教育背景和全球视野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争取大学生海外实习就业率达1%。推进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建设,新拓展学生交换、学分互认、学历提升等国际合作项目2个以上。

十、加快数字校园建设,推进教学与管理现代化

开展“信息化建设与应用提升年”活动,推进“全国职业院校数字校园建设实验校”建设,加快数字校园二期工程建设。实施信息化教学设备提升改造,完成改造信息化教室和实训室100个。完成两校区校园网整体改造提升,实现无线网络全覆盖,形成处处能学、时时可学的信息化环境。建成“上下贯通、覆盖全面”的管理信息化体系,完成学工系统、学分制教学管理系统等管理系统,建成网上办事大厅,实现数据的实时采集与分析,全面实现信息化管理,提升现代化管理水平。开展教师信息化教学能力和信息化应用能力培训,全面提升教师的信息化理念、素养和教学应用能力。

十一、加大基础保障建设,创造良好发展条件

完成滨海校区14号、15号楼周边道路铺装及水电暖等配套建设并投入使用;完成南大门及停车场建设施工;做好公建楼宇消防改造提升及部分楼宇消防验收;做好体育馆建设前期准备工作;做好滨海校区二期工程的规划报批。加大奎文校区综合治理,推进校区功能提升改造,实现与滨海校区同步发展。全面推进精细化管理,提高管理效率,重点提升管理和服务水平。完善后勤服务社会化改革监督检查制度体系,加强规范管理和过程监管,提升后勤服务质量和水平;建立定期安全隐患排查整改机制,做好餐饮、食品药品、用水用电、防火等安全管理和防范。加强资产使用与管理,提高资产利用率和设施设备完好率,提高管理信息化工作水平。高度重视债务化解工作,发挥好债务化解工作小组的作用,加快闲置校区的土地处置。强化财务管理,严格执行预决算制度,开源节流,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增强自我发展能力,加强筹资能力和创收能力。加强优质校项目资金使用管理。加快推进德促贷款项目顺利实施。健全完善审计工作机制,加强综合审计监督,加大程序管理和监督,做好优质校建设项目审计监督;做好滨海校区竣工项目审计,加快开展外部审计。加强档案资料的管理和使用,强化档案意识,提高档案管理信息化水平。加大图书馆馆藏建设与服务。引入现代企业管理理念,加强资产经营公司的运营监管。做好扶贫工作。

 

 

 

 

 


潍坊职业学院办公室                2018312日印发

校对:邢同胜 

关闭

推荐新闻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