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职业学院
当前位置: 网站首页>>他山之石>>专家论道>>正文

从“小众”坚守走向“大众”传承

发布时间:2017年07月05日 16:02  点击次数:[]

信息来源:《中国教育报》2017年6月6日12版 

《中国制造2025》指出,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科技创新的主战场,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然而,当前我国的制造业却存在着大而不强、产品档次整体不高、自主创新能力较弱的问题,部分产品不能满足人们日益精细化的消费需求。追根穷源,这与支撑我国制造业整体质量的“工匠精神”缺乏高度相关,质量意识淡漠,“差不多”思想泛滥,极大地阻碍着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升级、由“中国制造”向“优质制造”转型。 

从历史溯源的角度来看,“工匠精神”我们曾经有过,并且非常辉煌。从妇孺皆知的李时珍、华佗、黄道婆身上,在鲁班造锯、铁杵磨针、卖油翁、庖丁解牛等脍炙人口的故事里面,到今天的华为、中国高铁等世界著名品牌,无不包含着令人敬仰的“工匠精神”,它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强国的希望。  

远古时代,一般的“匠”只能称作“手艺人”,只有具备工艺专长的“匠”才能称得上“工匠”,他们受人尊敬,具有一定的社会地位。随着社会分工的出现,匠人逐渐从农业劳动中分离出来,成为专门以手工技艺谋生的一个特定人群,而且门类齐全、覆盖面广。因为工匠之活儿只要花钱就能买到,处于被人使唤的地位,因而此时工匠的社会地位已逐步降低。从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之前的近30年间,我国社会百废待兴、物资极度匮乏、生产力水平低下,人们只求满足温饱,完全没有闲情逸致和能力去追求“工匠精神”。改革开放之后,市场化意识日益普及,“短平快”生产、批发式销售、便宜货替代,成为生产、营销和消费的主流,人们更看重把握机会快速赚钱,而不是打造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更为严重的是,不仅“工匠精神”没能得到弘扬,反倒是急功近利的“差不多”文化逆风生长,制假卖假的犯罪成本很低,山寨产品因利润巨高而久打不死、死而不僵,偷工减料因权力寻租而得到保护和纵容,这些歪风邪气的盛行成为打压“工匠精神”的重大杀手,甚至还引发了“读书无用论”的重新抬头。  

对于“工匠精神”,溯源是为了增强自信,寻因旨在制定对策。由于积重难返、根深蒂固,要使“工匠精神”早日重塑辉煌,不仅需要各行各业的工匠大师们个人“小众”的静心坚守,更需要全社会“大众”的高度重视。2015年“五一”期间,中央电视台播出特别节目《大国工匠》;2016年3月,政府工作报告中重提“工匠精神”;2016年,“弘扬工匠精神,打造技能强国”成为全国职业教育活动周主题;2016年10月,中华全国总工会宣传教育部、教育部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联合推出“大国工匠进校园”活动。  

今天,《中国教育报》职教周刊特别推出“匠人·匠心”特色栏目,将持续报道全国各地职业院校的优秀专业课教师、在职业院校兼职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技艺传承人的典型事例。他们在各自的专业领域,通过以师傅带徒弟的形式指导青年教师、助推其专业成长,通过言传身教让学生在技术技能学习中耳濡目染、传承技艺,通过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帮助行业企业解决技术难题、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他们身上所具备的对设计独具匠心、对质量精益求精、对技艺不断改进、对制造一丝不苟、对产品追求极致、对产业专注坚持的职业素养,他们身上所蕴藏的“工匠精神”,必然会感染青年学生、引领青年教师,促进“工匠精神”回归大众。  

重拾“工匠精神”,我们任重道远。期待有更多身边的工匠大师从“小众”的坚守逐步走向“大众”的传承。(作者王寿斌,系浙江永嘉学院教授、副院长)  

关闭

推荐新闻

热点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