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首页  专题首页  耕耘之路  校友风采  莘莘学子 

决战滨海的日子

——滨海校区建设搬迁指挥部成员工作事迹综记

 2013年9月6日,是个令潍职人精神振奋的日子,承载着学院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滨海校区启用典礼在新落成的清泽楼报告厅隆重举行。经过近三年艰苦的建设历程,这座崭新的生态型、环保型、花园式校园今朝终于傲然矗立在曾经的荒芜沙滩上。5000名学生顺利入住新校区,教学、管理和学习生活迅速进入正常轨道,让学院以潍坊成为滨海科教创新区入驻院校中投资规模最大、建设速度最快、入住学生最多的高等学府而得到社会的关注。校园里惠泽园里读书郎朗,承泽园里生活舒适,金泽园、木泽园里专注实训的学子,构成了新校区里独特的校园风景。
  吃水不忘挖井人。为加快推进滨海校区建设,确保今年9月顺利入驻,学院滨海校区建设搬迁指挥部,肩负历史职责,在时间紧、任务重、人手少、要求高的情况下,舍小家顾大家,全力以赴投入滨海校区建设搬迁,保证了5000名学生的顺利入住。在他们身上体现出了干事创业的使命感、责任感、紧迫感,他们承载了巨大压力、饱受了艰困辛劳、收获了难忘经历。他们艰苦创业、拼搏奉献的精神和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事迹,是激励我们共创学院美好未来的精神力量。
                                                          开拓者的足迹
  如今的滨海校区朱甍碧瓦,楼房错落,路面整洁,绿树成荫,河道蜿蜒,处处充满现代气息,谁能想象原来这里曾是一片盐碱滩涂,不毛之地。暑来寒往,风餐露宿,滨海校区的建设者们为此付出了常人难以想象的劳动,是一支特别能吃苦的战斗团队。这里的每一片砖瓦都凝聚着他们辛勤的汗水,每一个角落都留下了他们闪光的足迹。
  感动无处不在。年过50岁的王建时对初到滨海的印象格外深刻,那时缺水少电,吃饭喝水都成问题,只有从家来时带足“粮草”。他经常起早贪黑加班加点工作,放弃休息时间,吃住在工地。他85岁高龄的母亲身体尚好,但父亲已于去年病逝,病重期间他也没抽出时间陪护。母亲岁数大了盼儿女常回家看看,他只有在不值夜班时才偶尔陪陪母亲。基建管理工作的特殊性要求他时刻做到自重、自省,王建时工作作风严谨,从不拿原则做交易。
  吃苦耐劳,不畏艰辛,既是一种责任担当,也是一种精神品格。曲玉宝主要负责规划、立项、土地等手续办理,刚成立滨海校区建设办公室时,人手少、时间紧、任务重,没有专职驾驶员,他早上先把同事们送到工地,再边开车边联系办理审批手续,中午赶到工地草草吃点饭,来不及休息就要到审批大厅去办理手续,下午再回工地和同事们一块回家,有时一天往返潍坊、滨海四个来回。开车打瞌睡了,就围着车跑几圈清醒清醒头脑。水电试运行期间,即便岳母生病住院、妻子伤到腰躺在床上、孩子开学,他都没请假,有时甚至白天黑夜都靠在现场观察运行情况。他冲在一线,打破常规,“跑断腿、磨破嘴”与滨海开发区管委会、发改、规划、建设、图审、国土、财政、房管、公安等多方沟通协调,先后快速并节约资金完成了滨海校区总体规划的设计和审批、可行性研究报告及项目立项等多项批复,顺利完成了土地勘察、出让和25万m2建筑的规划许可、图纸审查、施工许可等几十道手续的报批工作,保证了施工顺利进行。
  安心工作与家人的理解是分不开的,王立功老师的母亲今年已八十多岁,父亲去世一年后得了帕金森综合症,现在生活基本不能自理,两年来全靠他的兄长照顾。期间在医院住院二十多天,因为工作关系只陪了一天床。在滨海工作,一去就是一天,回家看望老人的次数相对少些,每次回家看到母亲那激动的眼神他就感到特别愧疚,但母亲也特别了解和理解儿子,每次向母亲谈起工作近况,她都说不要挂念自己。看到母亲期盼的眼神,听到母亲理解的话语,他在内疚中又感到慰藉,他说这就是他最大的工作动力。女儿今年上初三,从上初中开始,他几乎就没送她到过学校。今年说好要陪女儿旅游,眼看工期一天紧似一天,终又作罢。从女儿懂事的眼神里,他知道孩子已渐渐理解了自己,心底那份愧疚却一次次模糊了他的视线。
 收获了丰富实践经验,品尝过酸甜苦辣咸,这是负责工程材料招投标工作的张巍几年下来的切身感受。暑期里一天张巍在工作中意外受伤,到卫生室简单处理后,下午即参加了电梯的考察,没有耽误工作。为了工程进度,不顾自身利益得失,这种精神在建设者团队成员的身上都得到了淋漓尽致的体现。道路管网工程管线复杂,交叉施工,工期紧,特别是今年20多天的降雨,给施工增加了困难。在浇筑西环路路面时,突遇降雨,为了抢工期,保质量,李光荣冒雨督促施工方防护路面,自己却被淋透了。他放弃暑假休息,天天奋战在施工现场,他大哥在人民医院动手术,他都没有时间去陪一次床。
  忘我工作,舍弃家业,令人感动。马占勇老师参与协助办理各种手续和有关费用的缴纳,需要各个部门审批材料。项目大,需准备的材料也多,有时候盖一个章需来来回回跑好几趟,他经常在相关部门一等就是半天。今年5、6月份他父母装修房子,他因工作忙,一点忙也没帮上,见到老父亲因装修劳累而憔悴的样子,他心里纠结着不是滋味。
  基建组组长郭玉亮是个倔强的汉子,手上总有忙不完的工作。他多次婉拒了记者的采访,让我们多多采写他人。在后期配套施工中,出现的困难始料未及。光缆布线工程进行一半,发现因道路施工工艺问题造成地下弱电管网堵塞。重扒辅路,重铺管网!在40度高温天气里,郭玉亮纵身跳进施工壕沟里,浑身汗水如注,边干边发着狠话:管路今天不通我就晒死在这里!
  落花不是无情物,化作香泥更护花。历经近千个日夜奋战,滨海校区一期建设终于按质按量如期交付使用,一座崭新的蓝色家园崛起在滨海大地。建设者们为此不知流了多少汗,一个个钢铁汉子黝黑的脸庞在师生敬佩的眼光中显得更加坚毅。
                                                                     留在滨海的记忆
  “我是一颗螺丝钉,哪里需要哪里钉。”这种螺丝钉精神,今天在滨海建设搬迁指挥部的成员身上得到了再次体现。他们承受着夜以继日的辛苦、身心俱累的疲惫、聚少离多的亲情,成为滨海校区特殊的风景。
 要保证5000学子9月1日顺利搬迁入住滨海校区,教学实训设备、数字化校园建设、住宿餐饮、澡堂、电子阅览室、医疗等配套项目,都需要在短时间内全部到位。今年3月,滨海校区建设搬迁指挥部十多名成员,带着学院领导和全体师生的重托,进驻滨海校区建设工地,与已在此奋战了近三年的基建处同志们会合,开始了滨海校区启用前最后半年的决战。那时的滨海校区处处机器轰鸣、黄沙飞扬,所有楼宇尚在土建阶段。要在短短的六个月时间里,把这里变成学习生活能正常运转的现代化校园,难度可想而知。指挥部成员身心承受着巨大压力,义无反顾投入到这场决战中。
  疾风知劲草。按照指挥部分工,李秀龙、王兴华、任培华负责教学资源配置和弱电工程项目,主要内容包括滨海校区数字化校园建设的设计和组织施工工作,先后启动了校园网络、数字广播、网络监控、报告厅会议室影音、校园一卡通等六个工程,完成了1000多万元的工程投资,其中引进了外来支持资金850多万元。每每回想这半年的工作,李秀龙感触颇多。最初与合作伙伴中国移动潍坊公司就投资问题的谈判进程就十分艰苦,他一个人蹲在黄土堆上、锁着眉抽着烟的画面成了那个时段的标志性形象。功夫不负有心人,50万元、550万元……一项项合作赞助资金到位了。校园数字广播系统、校园基础网络都顺利开工建设,网络综合布线系统、网络设备部署以及网络、监控、广播等需要的所有光缆资源的铺设渐入施工高潮。为了加快各工程进度,各工程交叉进行,上游工程还未完成验收,下游工程就要动起来,下游工程在施工的同时起到了对上游工程的验收功能。这种施工方式的关键就是协调。随着网络监控工程、校园一卡通工程、校园数字广播工程、报告厅音响工程等陆续展开,仅弱电施工队就达到了12支。协调何其难!太多头绪、负荷沉重,李秀龙在一天夜里因为工程中出现的问题,本来好脾气的他在电话里对协助工作的袁涛吼了起来。妻子急忙打断了他:“这段时间你忙疯也就罢了,难道你还要把其他老师逼疯吗?”是啊,袁涛、姚德才等老师哪个不是披星戴月、昼夜奋战在工地啊!李传波、董敏在一卡通工程施工节点上,有时工作到深夜3点多。想到这些,他的心底感到阵阵愧疚!连日的劳累和深夜难眠,李秀龙病倒了。高烧一夜,早上他硬撑着去赶班车,妻子心疼地责备他:“你不要这条老命了吗?”可这时的他怎能离得开工地!
 担任指挥部办公室、弱电组、资产组等相关工作的任培华,负责组织协调、上通下达及具体工作的落实。他积极沟通市通信公司、市公交公司、校车出租公司,多次谈判完成了5辆校车分班次、分地点发车方案,保证教师顺利工作。他协调达成了78路、80路、滨海4路三条公交线路抵达新校区以及固定电话与手机互通,同时协助配合弱电组、资产组完成多项投资谈判与楼宇建设、室内二次装修等工作。他的老母亲年初脑溢血瘫痪在床,由哥哥姐姐轮流陪伴,他却未能回去尽孝,好在有家人的理解和支持,能让他全力投身到新校区的工作中。教学资源组的重担几乎都落在了王兴华的身上,他年龄是指挥部里最大的,又患严重的胃溃疡,医院吊瓶一拔,又出现在滨海现场。
  后勤项目组的张继先具体负责滨海校区餐饮、澡堂、锅炉房、电子阅览室、医疗保障、公寓直饮水、太阳能项目以及餐厅设备购置八个项目,半年多时间一直靠在滨海,与同事们一起同吃同住,顶烈日、冒酷暑,一心扑在工作上。期间老父亲因冠心病和肺病曾两度住院,而他白天在滨海忙,只能晚上去看望父亲、替换家人,第二天他依然要赶班车到滨海。由于各方面原因,餐厅楼工程进度相对缓慢,为不影响后勤各项目,他组织餐饮公司、餐厅设备厂家提前进驻,抢工期,促进度,工程施工和后勤项目交叉进行。由于工程施工、天然气、餐厅供水等一系列原因,原定开伙计划推后了,心急如焚、嗓子都哑了的他不顾同事劝解,顶着压力告诉自己:关键时候必须冲上去!为加快把餐厅设备连接好,他跟餐厅人员、电工人员吃住在餐厅,通宵加班,追赶进度。饮食服务中心魏冲带领设备安装人员提前进驻,经常连续几天都加班到深夜。滨海医疗保障工作由医疗中心负责,在不到一周的时间,医疗服务中心在刘文主任带领下,招聘医务人员、购置和安装医疗设备、储备药品,短短几天就使滨海校区医疗服务达到了运行条件。就这样,靠着一股忘我的干劲,在同事们的努力下,8月30日中午,三家餐饮公司如期开伙,澡堂、锅炉房、医疗、公寓直饮水、电子阅览室、太阳能等项目也都顺利运营。“只要确保师生按时吃上饭、洗上澡、喝上水,再苦再累也值了!”张继先疲惫的脸庞终于有了释然的笑容。
  学生公寓中心承担着滨海校区全部学生宿舍内设施安装、滨海校区学生入住搬迁安排服务等工作。为做好宿舍内设施的安装配置,暑假期间公寓人员没有休假,每天早到施工现场和各校区,一直工作到晚十点多才回家。在后期紧张的搬迁和安装期间,他们冒着酷暑,忍受着蚊叮虫咬,有时候顾不上吃饭,饿了就吃包方便面,边吃边干。指挥部后勤组成员、公寓中心负责人纪庆军,工作起来是个“拼命三郎”。他曾经在一天之内参加搬运和安装了十几张铁床,并对每张床的安装标准要求十分严格。他为学生公寓耗费了太多心思,才四十几岁的人,仅这半年就已花白了头发。由于今年夏季连续下雨,严重影响了多项工程材料进入工地,也影响了其中一栋宿舍楼的完工进度。为了保证9月1日学生入住,公寓中心协调和督促施工方,建筑施工和室内设施安装同步进行。经过昼夜奋战,克服种种困难,最终在8月31日夜把全部设施安装完毕。看着新校园里学生们舒畅的生活,纪庆军满怀自豪地说:“我们拆除、搬运、安装了旧床1100多张、学生新旧书桌1700多张,安装凳子5200多个、窗帘900多个、晾衣架1700多个、分发卫生工具2600多件,保证了新入住5000学生的生活所需。这些数字,我会永远刻在脑袋里。”
  承担着拟定滨海校区配套建设方案、学院资源调整及搬迁实施方案的资产配置项目组组长张玉鹏,真切感受到工作头绪多的重荷。不敢有丝毫松懈,倾注全部精力,拼上所有时间,白天滨海忙碌,晚上回到奎文校区加班加点忙方案,先后拟定出10多项方案供学院决策使用。特别是暑假期间,为完善市政府招标购置详细参数方案,带领部门人员废寝忘食地完成了一项项繁琐细致的参数审核工作,炎热的夏季衣服被汗水一遍遍浸透。在完成学生公寓设备、教学设备、网络设备、办公设备购置招标后,还圆满完成了委托市政采招标购置或学院配套购置设备3300余万元。“这几个月干了20年的活啊。”张玉鹏轻描淡写的语气里不乏自信和勇气。
                                                                        播种绿色的希望
 作为校区建设的重点内容和亮点工程之一,新校区绿化工作聚合了社会和学院师生的多方关注。按照绿化规划设计方案,为打造春有花开、夏有树荫、秋有花果、冬有绿色的四季景观,绿化工程项目组的王忠和王泉,可谓煞费苦心。王泉自去年11月就靠在该项工作上,半年多时间里,早去晚归,兢兢业业,尽职尽责。根据绿化规划和施工方案,他要做好监督施工、现场查验、工程签证、材料记录、资料汇总,质量检查等各方面的工作,还要协调好施工方规范施工,整理好大量绿化工程相关图片、数据和有关工程资料。与王忠搭档做事,王泉耐心细致的个性发挥到了好处。绿化工地上他们的身影随处可见,从置换土壤到选址挖坑,从苗木运输到栽种植活,整日的风吹日晒,白净的脸庞已是落尽沧桑。眼见着曾寸草不生的新校区一天天变成如今草木竞长、花香满园的模样,堆满眼角浓浓的甜蜜是他们骄傲的满足。目前,滨海校区南北轴线与环路西侧水系之间的绿地植物栽植和园路铺设、景石安装、绿化提升等基本结束,根据校区景观规划、施工设计,已完成盐碱土外运、种植土回填、人工湖驳岸处理等土方11万余方,种植乔木20多个品种1万余株,其中主干道行道树栾树、白蜡、香花槐等900余株,栽植灌木30多个品种2.5万余株,小型花冠木植物12万余株,草花类植物11万余株,种植三叶草约,2万平方米。曾经的荒芜不再,而今的繁花似锦。
  滨海校区绿化工作得到了师生的积极响应与参与。绿化种植设计与工程施工由园林工程学院承担。自去年9月以来,园林工程学院组织专业骨干教师组成设计团队,先后完成滨海校区景观规划、绿化施工图的设计,之后派出经验丰富的绿化工程专家现场办公,负责绿化施工。今年初春时节,100多名教职工到滨海校区参加了义务植树劳动,2000多棵耐碱性三年生中华杨迎风屹立在滨海校园的北部。学生入住后,园林专业骨干教师带领实习学生栽植了白皮松、紫薇、红叶石楠等花灌木5万余株,一串红、彩叶草、万寿菊等时令花卉10万盆,这所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碧波荡漾的生态型、环保型、花园式校园正呈现出勃然生机与活力。
  在决战滨海的艰苦日子里,来自学院领导和师生的鼓励,是指挥部成员取之不竭的力量源泉,激励着他们像战士一样拼搏奋战!9月10日教师节,院长王家爱、副院长宋桂言在滨海校区召开了指挥部成员座谈会,王院长对指挥部的工作给予了高度评价。在座的郭玉亮、张玉鹏、张继先、任培华、李秀龙、纪庆军等几个坚强的汉子无声哽咽了。寒暑往来、几度春秋,在经历过决战滨海的艰苦拼搏后,他们封存了那一段艰辛,流下了喜悦、自豪的泪水。风雨后的彩虹最是耀眼,指挥部的指战员,滨海校区的开拓者,他们的名字和工作事迹,必将载入学院发展的史册。
  站在泓泽湖岸边,看秋色美景,享一季丰收。微风拂面、心旷神怡时,却暗藏无数忆念与感慨。面向东南、拾目远眺处,依然有律动的召唤与牵引……                                                          (记者 陈 颖 张凤致)

上一条:美的耕耘者
下一条:师者尽流芳

关闭

推荐阅读

· 青春在奉献中闪光——记潍坊市十大杰出青年娄建玮
· 续写的辉煌——记我院参加全省高校青年教师教学比赛获奖教师
版权所有2011©潍坊职业学院 鲁ICP备 05019673 号 校址:山东省潍坊市东风东街243号 优德w888手机版_www.w88z.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