潍坊职业学院
当前位置: 郭女士自动把活揽了下来>>1990年10月3日出世>>陪他观赏了北京的名胜古迹>>正文

中共潍坊职业学院委员会潍坊职业学院2019学院工作要点

发布时间:2019年03月31日 15:42  点击次数:[]

中共潍坊职业学院委员会

2 0 1 9年 工 作 要 点

 

2019年学院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省市“两会”精神,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全省教育大会和《中国教育现代化2035》《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等精神,主动服务“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和市委“六三七五一”工作思路,按照省委、市委“工作落实年”部署要求,围绕“抓党建,促创建”工作主线,全面加强党的领导,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从严夯实党建基础,推进优质高职院校和文明校园建设,心无旁骛干事业,聚精会神抓落实,奋力开创学院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新的贡献,以优异成绩向建国70周年献礼。

一、从严加强党的建设,为落实党的全面领导提供坚强保障

(一)加强政治建设。提高政治站位,严格遵守党的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树牢“四个意识”,增强“四个自信”,坚决做到“四个服从”“两个维护”。认真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精神进一步坚定政治信仰,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强化组织实施坚决执行党的政治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及上级党委决策部署,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强化党委的政治核心、领导核心作用,认真履行管党治党、办学治校的主体责任,落实“抓党建,促创建”工作主线,把党的政治建设融入学院决策部署全过程,做到党的政治建设与各项业务工作,特别是中心工作紧密结合、相互促进。坚持民主集中制,严格执行《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坚持和完善党委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根据市委巡察反馈意见,结合中央和省委巡视反馈意见整改落实长效机制建设,制定整改方案,完善整改措施,明确责任和期限,确保存在问题整改落实到位。落实市委“服务一线集中攻坚”行动要求,做好包村帮扶等工作。

(二)加强思想建设。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全国、全省教育大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全国、省市“两会”精神,系统学习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教育现代化和职业教育改革思想、理论、政策,特别要学习好《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关于办好新时代职业教育的十条意见》等重要文件精神。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常态化制度化,开展“强学习、提站位、深反思、促整改”专题教育活动和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学习、大讨论、大落实”活动,坚持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和教职工全员理论学习制度,组织好暑期干部读书班,加强学习强国学习平台使用管理工作,开展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学习培训,努力在学深悟透弄懂上下功夫,做好理论研究,强化理论武装,坚定不移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开展好“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 

(三)强化基层组织建设。强化“党的一切工作到支部”导向,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认真开展“支部建设年”活动,用“四个意识”导航、“四个自信”强基、“两个维护”铸魂,努力营造良好政治生态。落实“对标争先”计划,开展样板党支部创建活动,深入实施基层党建规范化工程,完善“一支部一特色”党建工作格局。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创新组织生活模式。落实基层党支部党员教育管理等职能,从严做好党员教育管理。严格标准程序,做好党员发展工作,注重发展优秀青年教师和学生党员。做好基层党组织换届工作,配齐配强基层支部班子。加强基层党支部书记队伍建设,举办党支部书记培训班,落实述职评议考核制度;推进党支部书记“双带头人”培育。

(四)加强干部和人才队伍建设。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完善干部素质培养、知事识人、选拔任用和从严管理体系。加强学院领导班子建设。调整学院内部中层处室和基层科室设置,做好中层干部选拔与调配。加快年轻干部选拔使用,优化干部队伍结构。加强党校建设,强化干部培训,提高干部能力素质和专业化水平。完善干部任期(聘期)考核和年度考核办法。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大高层次人才、高技能人才和有国际教育背景人才引进力度,打造高端人才团队和梯队。

(五)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纪委十九届三中全会和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加强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召开党风廉政建设工作会议,落实党风廉政建设党委主体责任和纪委监督责任,签订党风廉政建设责任书和廉政承诺书。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清单管理和台账管理制度,严格考核和责任追究。学好《党章》,贯彻《中国共产党纪律处分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省委实施办法,强化党内监督。加强廉政文化建设,开展廉政教育活动。制定《关于贯彻落实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实施办法》,有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抓早抓小、防微杜渐。畅通信访举报渠道,严查违纪案件。突出“三重一大”事项监督管理,加强内控制度建设,完善重点领域工作规范,健全廉政风险防控机制。

(六)加强作风建设。推进“作风建设”常态化制度化,持续开展纠“四风”专项整治,坚决防止隐身、变形“四风”问题,特别重视解决形式主义、官僚主义问题。坚持群众路线,密切与群众联系,领导干部带头深入基层、一线调研,掌握第一手情况,着力解决制约学院发展和师生关切、社会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以优良党风带动良好学风、教风和校风。加大党务、政务和信息公开力度,自觉接受广大师生员工和社会各界监督。持续开展学院制度落实和干部执行力、落实力专项检查,突出解决“不作为”“慢作为”和“乱作为”问题。

(七)开展“工作落实年”活动。按照省委、市委部署要求,加强领导,制定方案,扎实开展“工作落实年”活动,动员党员干部进一步转变作风扑下身子抓落实,鼓足干劲振奋精神抓落实,加强学习提高本领抓落实,创新方法完善机制抓落实,严明纪律步调一致抓落实。各级领导干部要团结带领师生员工立足本职、围绕大局,心无旁骛干事业,努力形成“我要干”和“争着干”“比着干”的工作氛围,把学院发展“规划图”变成“施工图”,把“时间表”变成“计程表”,让学院发展蓝图逐步变成现实。压缩会议、文件,提倡开短会、发短文,创新行政例会、发文管理等制度,让干部职工有更多时间抓落实。完善奖惩体系,调动干事热情,大胆使用、重点培养政治可靠、对党忠诚、能打胜仗的干部,为敢抓敢管、敢于碰硬、善作善成的干部鼓劲撑腰。聚焦重点扭住关键,开展攻坚行动,加快推进省优质高职院校建设、全国高水平高职院校创建、省级文明校园创建和土地处置、资产化债、建设项目审计、体育馆和留学生楼建设、本科专业申办等,全力促进关键性工作取得新突破。完善制度健全机制,“拉高标杆”寻标对标,建立责任清单、限时办结等制度;完善领导包靠推进机制,坚持基层一线抓落实,实施“专班推进法”“点对点工作法”“一线工作法”,强化过程指导和服务,推进现场解决问题;完善调度督查机制,改进督查方式,实施精准督查,更好推动工作落实

二、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服务全面发展育人体系建设

(八)加强思想政治工作。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突出教师和学生两个主体,全面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加强教师,特别是新入职教师思想政治工作,引导争做“四有好老师”,当好“四个引路人”。推进师德师风长效机制建设,抓好《新时代高校教师十项行为准则》全员培训和六条禁令”“七条红线”教育,严格落实师德师风一票否决制。加强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把思想政治工作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深入实施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推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不断完善“五位一体”德育体系。发挥思政理论课主渠道作用,配齐配强思政课师资力量,发挥思政课名师工作室引领作用,加强思政课堂、思政课程建设和思政学术研究,深化网络思政,促进精准思政。抓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三进”工作抓好马克思主义教育,深化理想信念教育、爱国主义教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加大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教育,加强军事教育和国防教育。全面挖掘课程思政育人功能,不断完善课程思政育人工作体系,实现各类课程和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强化体育与健康教育、美育、劳动教育,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劳动者和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做好体育和德育等评估。

(九)加强意识形态工作。认真组织实施《关于进一步加强意识形态工作实施意见》,严格落实意识形态工作责任制,牢牢把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主动权。定期召开意识形态工作联席会,准确分析把握形势切实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抓好新媒体、自媒体和校园网络安全监管,加强学生活动、社团管理,坚决防范和清除各种错误思潮的侵蚀。加强科学精神教育,旗帜鲜明反对邪教。扎实做好重点群体教育,关心关爱家庭经济困难、存在心理问题的学生,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加大对各类进校园活动的审批监管力度,坚决杜绝商业广告、商业活动、商业行为进校园。坚持学生观看新闻联播制度,加强形势政策教育。做好舆情管理和应急处置。加强统战和民族宗教工作。

(十)加强文明校园建设。完善文明校园建设方案,抓好省级文明校园创建工作。加强文明创建宣传工作,营造浓厚的文明创建氛围。积极开展文明集体和个人创建活动,培树文明创建先进典型。举办建党98周年、建国70周年庆祝活动。做好离退休老干部工作和关心下一代工作,让离退休老干部老有所学、老有所乐、老有所为。充分发挥工会、共青团及女工委员会作用,组织开展“爱心一日捐”“送温暖办实事”活动和群体性文体活动,建设教职工餐厅和健身中心,保障教职工福利待遇,丰富教职工业余文化生活,促进教职工身心健康。组织师生立足校园、社区开展志愿服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修订“十三五”文化建设规划,加大校园文化景观设施建设,强化校史馆等文化设施宣传和育人功能。

(十一)加强舆论宣传工作。广泛宣传“潍柴精神”和王伯祥、谭旭光等先进事迹,讲好中国故事,弘扬正风正气,传播正能量。大力选树优质高职院校和文明校园建设先进典型,总结建设经验,凝练特色亮点,培育高层次标志性成果和品牌项目,积极利用主流媒体宣传报道,讲好潍职故事,为学院事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舆论支持,提高学院社会影响力和美誉度。

三、深化体制机制改革,进一步激发办学活力

(十二)深化办学体制机制改革。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和地方有关政策、文件精神,明确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方向和趋势,积极融入区域经济发展,深化办学体制机制改革,扩大开放办学,科学统筹精准施策,紧扣区域经济发展实际,紧密围绕国家和省市工作部署,主动服务“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和市委“六三七五一”工作思路深化“知行合一,工学交替”人才培养模式,凝练提升“三融合一对接”办学特色,加大与行业企业“双元”办学、校校联合办学,推进现代学徒制和混合所有制试点,努力打造职教创新发展及产教融合“样板校”、校企合作“示范校”。修订学院《章程》,持续开展制度“废、改、立”工作,建立健全《章程》为核心的配套制度体系,完善现代大学内部治理结构。调整学院“十三五”发展规划。深化校院两级管理体制改革。发挥学术委员会职能,进一步加强学术民主和学术不端行为治理。坚持“双代会”制度。完善理事会制度。健全法律顾问制度。

(十三)推进人事制度改革。用好用活人员总量控制备案政策,继续做好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落实产业教授、兼职教授选聘使用制度。做好核岗定编定责工作,完善岗位聘任改革办法,完成副科级以下人员全员竞聘上岗。完善职称评聘实施意见及配套制度,做好年度专业技术职务聘任工作。进一步修订学院绩效工资发放办法,完善以业绩贡献和能力水平为导向的绩效考核、激励机制。规范学院表彰奖励,奖优罚劣。做好山东省高校教师考核评价改革试点工作

四、全力推进省优质校建设,争创高水平高职院校

(十四)全力推进省优质校建设。发挥学院和项目组两级作用,全力推进优质高职院校建设,确保中期检查取得优异成绩。深入研究国家和省市职业教育改革发展政策理论。组织考察学习借鉴标杆院校有益经验,组织“优质校大讲坛”,促进理念更新。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成果导向,编制年度任务分解表,明确责任,创新举措,提高标准,严格奖惩,全力做好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山东省高等职业教育高水平专业群申报等重点攻关,着力补短板,强弱项,争取更多高层次标志性成果,确保以优异成绩通过终期验收。

(十五)争创全国高水平高职院校。巩固省优质高职院校建设成果,学深研透国家“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骨干专业”三年建设思路,以及教育部“中国特色高水平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相关政策、措施,全力以赴,开拓创新,把优质高职院校建设推向新高度,努力争创全国高水平高职院校和骨干专业

五、深化教学改革,推动人才培养与产业链创新链紧密对接

(十六)推进专业与产业精准对接。坚持“三级联动”校企合作机制,完善紧密型校企合作格局。落实学院领导干部联系企业制度,加强与大型骨干企业、“隐形冠军”企业、“瞪羚”企业、“独角兽”企业和科技型中小微企业的联系和深度合作,办好产业学院,做好示范引领,年内每个二级学院至少与1家大型企业形成紧密合作关系。加强市场调研,调整“十三五”专业发展规划。按照“做强先进制造类、做优现代服务类、做大文创师范类、做精现代农林类”建设思路,重点建设新兴产业相关专业,升级改造传统产业相关专业,推进专业与产业链、创新链精准对接,与“十强”产业发展同频共振,提高专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吻合度,争取在全省专业吻合度排名及在以专业评估结果为基础的全省高职院校排名中位居前列。做好专业结构优化调整,专业数量压减至45个左右,建成省级高水平专业群12个,争创国家骨干专业12个。优化资源配置,重点推进农林、自动化、化工技术、信息技术、物流管理等五大重点专业群建设。充分发挥山东省农林职教专指委、山东省农林职教集团和服务潍坊市“三个模式”创新提升课题组的作用,积极服务全省农林产业发展、潍坊“国家农业开放发展综合试验区”建设和“三个模式”创新提升,争创山东省紧密对接“十强”产业“百强”专业集群。办好特色、骨干专业,探索实践“3+2”贯通培养新方式,积极申办高职本科专业,为学院“升本”夯实基础。

(十七)抓好“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大力实施师资培养“五个计划”,组织好教师培训班,选派30名以上教师参加海外培训,组织250名左右教师参加各级各类培训,更新教育理念,提升教师整体素质。加强有企业工作经历并具有高职以上学历人才公开招聘力度。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重点面向行业企业,引进科学技术前沿和高精尖专家人才,壮大学院产业教授、兼职教授队伍。加大教师进企业实践锻炼力度,校企共建“双师型”教师培养基地5处,选派90名教师进企业实践锻炼,着力培养“工匠之师”,提高“双师型”师资比例。加强技能大师工作室建设,探索在企业建立名师工作室,培育一流教学团队和专业“双带头人”。年内新增技能大师工作室12、省级名师工作室13个、省级职业教育技艺技能传承创新平台12个,争创省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培养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省级教学名师1人、全国农业职业教育教学名师1人。实施青年教师培养工程,培养省级青年技能名师12人。

(十八)加强产教融合校企“双元”育人。突出“双元”育人理念,修订完善、优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密切与行业协会联系,吸引企业全面参与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教学资源库和教材建设,以及人才培养、质量评价、成绩考核等全过程。扎实推进现代学徒制试点,做好省混合所有制项目试点和验收工作。开展“课堂革命”,落实国家和省课程标准,开齐课程、开足课时,大力推进做中学做中教、育训结合,落实面向企业真实环境的任务培养、模块教学。组织校企“双元”合作开发教学模块或项目,开发国家规划教材、校本教材,修订完善相关教学标准。组织不少于100名企业技术人员进课堂授课。依托“企业家进校园”等平台,加强校企文化融合,办好工匠和劳模精神大讲堂活动,加强工匠精神和职业素养教育,培育“齐鲁工匠”后备人才。深化职业教育集团办学改革,争创省级或国家级骨干职教集团1个;主动参与“十强”产业协会牵头的产教融合集团(联盟)和企业办学。

(十九)全面推进学分制改革。优化学分制人才培养方案,建立健全学分制教学管理、收费管理制度,做好学分制试点。优化素质教育、德育教育、实践教育、创新创业教育体系,建立多元、灵活、开放的课程体系,加大体育、美育、人文素养、劳动等课时比例和学分比例。完善学生自主选课及学分积累、置换、互认制度、办法。完善通识教育“1+X+N”课程体系,做好公共选修课、网络选修课程建设和开发。深入实施学业导师制。实施大学生人文素养提升“七个一”工程。争取“学分银行”试点,促进“书证融通”。推行“1+X”证书制度,加强专业技能训练及鉴定,争取国家试点项目。

(二十)加快推进信息化建设。继续推进“职业院校全国数字校园实验校”项目建设,进一步完善信息化教学和多元化学习平台体系。加强智慧课堂建设。推进虚拟工厂等网络学习空间建设及应用,建设35VR实训室。依托清华在线课程平台,完善各专业在线共享课程体系。加强教学信息化课程、教学资源库和企业实践库建设,积极争创国家级教学资源库、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大力推广信息化混合教学模式。力争建设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810门、国家级在线开放课程34门。新增省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争创国家级专业教学资源库1个。

(二十一)抓好实习实训基地建设。研究运用好山东省产教融合发展工程政策,加快“德促”项目和产教融合项目实施,推动智能制造人才培养实训基地项目和教育部工业机器人应用人才培养中心项目建设,积极争取国家“十百千”产教融合行动计划项目。以专业群为平台整合实训资源,扩大“引企入教”,推进校内实习实训基地(中心)建设。加强校企共建校外实训基地建设,深化与校外生产性实习实训基地和山东(潍坊)公共实训基地合作,加大“企建校用”工作力度。积极争取中央预算内资金支持建设项目,校企共建行业或区域性实训基地。每个二级学院至少新增校内校企共建专业实训中心(室)1个、校外高水平实训基地1处。建成省级专业群实训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生产性实训中心1个。深化实训基地(中心)“6S”管理,树立规范管理标杆。

(二十二)加强质量保障和教学诊改工作。加强质量保证体系和机制建设,完善专业建设、课程建设、教师发展、学生发展各项标准,优化质量保证体系框架和指标体系推进校本特色质量文化建设。推进质量工程项目实施,做好教改项目研究和“职业教育标准化建设情况调研”课题工作,力争省级以上教学领域研究立项1015项,做好教学成果奖评审项目培育。加强日常教学组织管理和检查督导做好教学诊改工作,加强教师主动诊改学习培训,加强诊改工作机制建设,加强诊改信息化平台建设,完善质量预警机制,强化教学诊断结果使用。编制完成学院《高等职业教育质量年度报告》《高职院校专业人才培养状况年度报告》。

(二十三)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完善“三三三一”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体系,推进创新创业与专业教育融合,加强课程改革和专兼结合的创业导师队伍建设。积极拓展潍坊市大学生互联网+创业中心功能,加强潍坊高校创业联盟建设,10家“十强产业”高新技术企业、2家区域内国家级产业基地、产业园区合作推进创新教育。加强校院两级创业平台建设。组织开展“青年红色筑梦之旅”活动。争创“中国创新创业典型示范基地”。

(二十四)抓好师生技能大赛等工作。坚持以赛促教、以赛促学,全面落实“四级竞赛”机制,突出抓好全国、全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和大学生“互联网+”创新创业大赛、科技创新大赛训练、参赛工作,力争省级职业技能大赛获奖2030项、国家级职业技能大赛获奖6项以上、省级及以上创新创业类大赛获奖30项以上。鼓励支持教师参加省级以上技能大赛和教学能力大赛,力争获奖15项以上

六、强化服务意识,创新学生管理

(二十五)加强学生管理教育。完善校院两级学生管理机制,推进学生日常管理服务工作责任落实,积极争创全国职业院校学生管理“50强”。完善共青团及学生管理制度,推进共青团和学生会改革。召开学院第二届青年联合会。办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培训班。加强“智慧团建”建设。深入开展“十百千”工程和“青春领航”示范工程,开展好“青年大学习”等主题团日活动。组织开展“新时代新气象 新作为”主题教育和“青春心向党·建功新时代”主题宣传教育实践活动。组织开展“大学生文明修身工程”“优秀学子母校行”等活动,开展品牌志愿服务及“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举办好大学生科技文化艺术节、心理健康节、社团文化艺术节、宿舍文化艺术节和“三走”等活动,提升学生文明素质。提升学生公寓管理服务质量。加强大学生事务服务中心工作。争取“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试点。做好团委微信、QQ公众号和中青网校园通讯站工作。

(二十六)加强辅导员、班主任和学生干部队伍建设。完善专职辅导员选聘、考核和职称聘任办法,建立健全辅导员、班主任工作激励和保障机制。做好辅导员、班主任能力素养培训,举办网络培训班、能力素养比赛和“辅导员论坛”。加大辅导员、班主任工作理论研究。完善学生干部选拔机制,加强能力培养和业务培训,充分发挥学生干部作用。

(二十七)完善学生资助体系和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完善“四位一体”发展型资助体系,构建资助育人长效机制。坚持公开、公平、公正原则,提高各类奖助学金的评审发放工作质量和效率,确保奖助工作落实到位。加强大学生入伍宣传,做好学生入伍和学费补偿、贷款代偿相关工作。大力开发餐厅服务、环境美化、劳动卫生等勤工俭学、助学岗位,做好勤工俭学、助学工作。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强化心理咨询服务,促进学生身心健康。

七、做好招生就业工作,提高社会满意度

(二十八)做好招生工作。加强招生宣传工作,突出办学特色和优势,抓住关键节点,创新宣传方式,提高宣传效果。实施“阳光招生”,加强信息公开和监督,做好单独招生和高考招录工作。做好校企合作专业招生工作。探索与普通高中“2+1”人才联合培养模式,建立优质生源基地。优化生源结构,增加普通高职招生数量,稳定“3+2”本科生招生规模,扩大舞蹈表演、学前教育“三二连读”办学规模。

(二十九)做好就业工作。加强就业指导。完善毕业生求职和用人单位需求数据库,搭建线上和线下精准招聘平台,健全精准信息服务机制,举办网上招聘会和校园招聘会,毕业生总体就业率保持在96%以上,网上签约率不低于15%,提高优质就业率。做好毕业生就业状况跟踪服务,编制完成学院毕业生年度《就业质量分析报告》。

八、加强科技研发和职业培训,提升服务贡献能力

(三十)做好科技研发与技术服务。修订完善专利、科研、课题管理等制度,加强科研平台建设和管理,校企共建科研协同创新平台3个左右、校企协同育人中心1个;力争横向课题立项8项左右,横向经费到款额(含企业捐赠设备等折价)达500万元以上;市厅级以上科研立项40项以上,市厅级以上成果获奖10项以上。发表SCIEI、中文核心等高水平论文6篇以上。加强专利申报、管理,提高专利申报数量和质量。发挥名师、教授、博士作用,加大优秀成果培育,完善成果转化机制,促进科技成果的转化和推广。加强企业职工职业培训和技能鉴定,力争完成20000人次,增加科技服务收入。组织“科技特派员”和组织科技服务团队开展技术指导、人员培训、决策咨询等活动100场次以上,服务群众15000人以上。做好西藏聂拉木县技术输出和精准扶贫工作。

(三十一)加强职业培训和继续教育。按照“育训结合、长短结合、内外结合”要求,开发技术技能人才紧缺领域职业培训项目,加强与行业企业深度合作,大力开展在校学生和社会人员职业培训。推进潍坊职业农民学院工作,建立“3+5”特色培训体系,建成分院3所、实训基地8处;加强师资和课程、云课堂建设,面向“三农”,围绕“五个振兴”,大力开展农业技术推广、新型职业农民培训。加强社区教育工作,促进终身职业技能培训制度实施,重点做好“三支一扶”岗前培训和失业、转岗人员、退伍军人再就业培训,做好会计人员培训,开展农民工“求学圆梦”行动,全年完成各类培训10000人次以上。做好驾校搬迁及培训工作。加强学历继续教育,各类成人学历教育办学规模实现新突破。

九、深化国际交流与合作,服务“一带一路”倡议

(三十二)深化国际交流合作。加强与国际友好院校、机构互访交流。办好电子商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与国(境)外友好院校、机构合作,申报中外合作办学项目12个,引进国际教育培训项目1个。加强与德国及“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高校、机构合作,做好“中德潍萨学院”运营管理,深化“双元”办学、师资培养、标准与课程建设和学生交换、学分互认、学历提升等,开发12个符合国际标准的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引进和聘请国(境)外专家10人以上。加强留学生招生宣传和录取管理,扩大学历生比例,留学生招生100人以上,在校生规模保持在200人左右;加强留学生教育管理和服务,努力打造留学生国际教育品牌。

(三十三)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倡议。加强刚果(金)、乌干达、巴基斯坦等国(境)外办学机构建设,加强技术培训,输出专业标准和课程标准5项,服务中国企业“走出去”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加强“国际涉外应用型人才培养基地”建设拓宽海外实习就业渠道。做好(国)境外办学人才储备和选派工作。

十、加强综合保障和安全工作,服务学院高质量发展

(三十四)加强基础条件建设。推进滨海校区体育馆和留学生楼开工建设。推进滨海校区(二期)建设,规划建设潍职驾校新校区。加强校园绿化美化,逐步建成“花园式”绿色生态现代大学校园。加快数字化校园(二期)建设,强化教育教学、网络办公平台软硬件建设和标准化建设,完善校园网各数据平台、应用平台,建设一流智慧校园。加强图书馆建设与服务,打造“书香校园”。推进奎文校区功能提升改造。

(三十五)加强管理及服务保障。加强财务管理,积极争取财政资金支持,做好企业和社会融资工作,保持适度融资规模,严格预算决算和招投标管理。完成建设项目审计,加快推进土地处置、化债工作。加强后勤管理与服务,做好设施设备维修维护,大力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和“三节一爱”活动,推进后勤社会化改革,提升服务质量和水平。强化工作标准和职责落实,推进管理服务工作规范化、精细化。优化办事和服务程序,深化服务项目“一次办好”改革,提升工作效率和满意度。加强档案工作信息化建设。加强资产管理和资产经营公司运营监管。

(三十六)抓好校园安全工作。强化“安全第一”意识,严格落实安全工作责任制,加强安全工作领导,健全安全工作机制,加强安保队伍建设,做好师生员工人身、财物、交通、消防等安全教育。强化“人防、物防、技防”,做好值班和校园安全巡逻检查,做好实验室等重点场所和教育教学、学生管理、后勤服务等重点领域隐患排查和整改。完善安全应急预案,做好应急管理和应急处置。抓好校园综合治理,做好教师公寓、外来车辆人员管理,加强周边环境整治,建设和谐、平安校园。

 

 

 

关闭

推荐新闻

热点新闻